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一般是指对专利权、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品牌、商誉、秘诀、人力资源、企业家自身价值等进行评估,广义的无形资产评估还包括土地使用权、矿产权、林权、资源性资源价值评估等。主要用于资产转让、资产抵押、资产拍卖、资产租赁、诉讼清偿等目的。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分为十大种类:
(1)销售类:商标、网站、域名、品牌、标识、营销网络、老字号;
(2)技术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方法、秘诀;
(3)艺术类:书籍版权、音乐版权、美术作品版权、影视作品版权、动漫版权;
(4)数据处理:软件所有权、软件版权、自动化数据库;
(5)工程类:工业设计、设计图、商业秘密、工程图纸、集成电路;
(6)客户类:客户名单、合同、未结定单;
(7)合同类:优惠供应合同、许可证、特许资格、独家协议;
(8)人力资源类:高素质配套员工队伍、雇用合同或协议、管理团队、企业家个人价值;
(9)地理位置:租赁权、探矿权、采矿权、制空权、水面权利、路权、特殊景观、窖池;
(10)商誉类:企业商誉、机构商誉、专业人士个人商誉。

无形资产评估

一、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现行的无形资产计算方法主要有市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

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该法根据市场交易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适用于专利、商标和版权等,一般是根据交易双方达成的协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计算上述无形资产的许可使用费。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并不具有市场价格,有些无形资产是独一无二的,难以确定交易价格,其次,无形资产一般都是与其他资产一起交易,很难单独分离其价值。

无形资产评估使用市场法时应当:
(一)考虑被评估无形资产或者类似无形资产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恰当考虑市场法的适用性;
(二)收集类似无形资产交易案例的市场交易价格、交易时间及交易条件等交易信息;
(三)选择具有合理比较基础的可比无形资产交易案例,考虑历史交易情况,并重点分析被评估无形资产与已交易案例在资产特性、获利能力、竞争能力、技术水平、成熟程度、风险状况等方面是否具有可比性;
(四)收集评估对象以往的交易信息;
(五)根据宏观经济发展、交易条件、交易时间、行业和市场因素、无形资产实施情况的变化,对可比交易案例和被评估无形资产以往交易信息进行必要调整。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收益法:

收益法:此法是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无形资产价值。诸如商誉、特许代理等。此法关键是如何确定适当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这种方法同样存在难以分离某种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问题。此外,当某种技术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时,其无形资产可能不存在经济收益,因此不能应用此法进行计算。

无形资产评估使用收益法时应当:(一)在获取的无形资产相关信息基础上,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或者类似无形资产的历史实施情况及未来应用前景,结合无形资产实施或者拟实施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分析无形资产经济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二)合理估算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合理区分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所获得收益,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收益期限,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现金流量、风险因素;
(三)保持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
(四)根据无形资产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合理估算折现率,无形资产折现率应当区别于企业或者其他资产折现率;
(五)综合分析无形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法定寿命及其他相关因素,合理确定收益期限。

四、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成本法:

成本法:该法是计算替代或重建某类无形资产所需的成本。适用于那些能被替代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计算,也可估算因无形资产使生产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减少或价格降低,浪费减少和更有效利用设备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评估出这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但由于受某种无形资产能否获得替代技术或开发替代技术的能力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很难确定,使得此法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无形资产评估使用成本法时应当:
(一)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形成的全部投入,充分考虑无形资产价值与成本的相关程度,恰当考虑成本法的适用性;
(二)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合理的成本、利润和相关税费;
(三)合理确定无形资产贬值。
资产评估师对同一无形资产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时,应当对所获得各种初步价值结论进行分析,形成合理评估结论。

五、无形资产评估评估程序:

1.了解委托方评估目的,并作充分沟通。
2.签定委托合同,明确评估目的、对象、评估基准日等各项评估要素;
3.产权界定、确定产权归属;
4.现场勘察,详细了解委托方生产、经营、管理及未来发展等状况;
5.指导委托方填报基础评估资料。
6.市场调研,资料检索,分析相关市场需求,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产业政策、行业信息等;
7.专家论证,评定估算,三级审核;
8.出具正式评估报告。

六、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

折现率的确定原则:
(一)折现率必须高于无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通常以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利率、银行储蓄、贷款利率作为参考。折现率高于无风险利报酬率的部分即风险报酬率。在市场经济中,每项投资都伴随着一定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收益。无风险报酬率实质上是决定投资者是否进行投资的最低标准,因此折现率必须高于无风险报酬率。
(二)折现率应体现投资回报率 在正常的资本市场条件下,每项投资的回报不应低于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反映的是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比,风险越大,期望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期望收益也少。因此,在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时,折现率应充分体现投资回报率。
(三)折现率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通货膨胀造成的贬值应该在折现率中体现出来。如果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考虑了通货膨胀,那么在估计折现率时也应该考虑通货膨胀率,反之则不予考虑。
(四)折现率与所选收益额的计算口径相匹配
在评估实务中,收益额可以因评估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算口径,如采用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已经对资产特定风险的影响做了调整的,估计折现率时不需要考虑这些特定风险;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折现率。针对不同的收益额进行评估时,只有将收益额与折现率之间计算口径相匹配,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五)折现率要能够体现资产的收益风险
一定的收益与一定的风险相伴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高收益就必须承担高风险。因此,折现率在选择时要能体现资产的收益风险。

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
(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
企业的资产多种多样,各类资产具有不同的成本,这种方法是通过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即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的替代。这是因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各种投资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但是如果直接采用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将会低估投资的风险,从而使折现率取值偏低。

(二)风险累加法
折现率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累加法是一种将无形资产的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量化并累加求取折现率的方法。无风险报酬率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的获利水平,是所有的投资都应该得到的投资回报率。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所获得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资回报率,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随着投资风险的递增而加大。风险报酬率一般由评估人员对无形资产的开发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判断来取得,其公式为: 风险报酬率=开发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
风险累加法在运用时要考虑的问题有:一是注意无形资产所面临的特殊风险。无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与有形资产不同,如商标权的盗用风险、专利权的侵权风险、非专利技术的泄密风险等等。二是如何确定计人折现率的内容和这些内容的比率数值。三是折现率与无形资产收益是否匹配。

(三)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是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时确定折现率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可以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得到,因为上市公司采用公开的财务制度,且财务报表经过注册会计师的严格审计,具有可靠性,因此这样算出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比较合理。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运行情况的综合体现,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收益状况。但这种方法在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容易忽视行业内部差别,同一行业内部各个企业在决定企业风险的因素上有着很大差异,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得的相关数据与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不相同等等,因此在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将在此基础上修正后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西方国家主要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i=Rf+β(Rm-Rf)+α
式中:i为折现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期望报酬率;β为风险系数;α为企业个别风险调整系数。

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的折现率,也是通过计算资金的无风险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得到的。该模型确定了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风险与报酬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一系列严格资本假设条件下推导而出,如投资人是风险厌恶者;不存在交易成本;市场是完全可分散和可流动的等。根据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运用该模型的条件还不太成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信息不够充分有效,因此对β系数的计算具有一定局限性。β系数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一般只有上市公司能够计算。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由专门机构定期计算公布。

需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与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
评估人员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应查阅被评估企业资产近年的获利情况、发展趋势、被评估无形资产的特有风险报酬率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可比经济参数等,在此基础上选择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二)不同的评估目的
要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只有根据无形资产的评估目的、未来使用情况来确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才能使其与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评估结果才会更准确。企业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一是出售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些情况会改变无形资产目前的使用条件或不能再被企业使用,此时可以使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估算折现率。此外,在交易中,交易的双方都是理性的,因此评估人员还要分别从资产转让者与资产购买者两个角度出发考虑确定折现率。如当委托方为资产的转让者时,可根据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当委托方为资产购买者时,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二是在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将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资产的一部分进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无形资产会按照现有用途继续使用。此时要考虑无形资产收益在企业总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累加法和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确定折现率。

(三)其他因素
在选择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确定方法时还需考虑的因素有:
第一,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静态分析是假设无形资产在未来各时期的预期收益固定不变,与预期收益相匹配的折现率也固定不变。但在实务中,预期收益具有波动性,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折现率也会因银行利率、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仅仅使用静态分析估测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会使评估结果失真,因此还应该使用动态分析法估测折现率,利用变动的折现率对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折现,才能比较恰当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所以对折现率的确定,要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

第二,将因素分析与模型分析结合。因素分析是将影响无形资产收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累加得出无形资产的折现率,风险的量化容易受评估人员主观影响,使评估结果有失偏颇。模型分析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确定折现率,假定资本市场是规范的、理想化的。目前常用的折现率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模型分析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因此模型分析在理论上可以优先考虑,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问题。因此,评估人员应该将模型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以便符合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所处的环境。

第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对折现率的定量分析有时会因为选取的数据缺乏有效性而导致折现率不确定,所以还需做必要的定性分析。折现率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受评估人员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影响,所以评估人员要注意平时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折现率的选取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尽量使折现率选取客观,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可靠计量。


在线咨询